劉天和回饋社會事蹟



http://mag.udn.com/mag/people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162&f_SUB_ID=940&f_ART_ID=18417 



udn / 精選閱讀 / 台灣人物 / 平凡大人物 / 鄉土人物傳



科技新貴變身漁業新貴



【2005/09/06 行政院農委會提供】



民國90年「科技新貴」這個名詞已經泡沫化時,有一隻誤闖澎湖的小白兔,以初生之犢不畏虎之姿,在澎湖西嶼鄉二崁村,從科技新貴轉為「漁業新貴」,投入兩年的時間與心血,養出全台灣第一條有身分證的健康魚-「天和珍鱺」。天和海洋開發的董事長劉天和,以專業的e化管理,結合澎湖傳統的箱網養殖,決定要將台灣的海鱺推向世界舞台上。





經歷科技泡沫化的劉天和,一直在尋找事業的第二春。最後為何會選擇海鱺呢?回憶起第一次到澎湖遊玩時,無意間看到海鱺,知道這是一項經濟效益極高的事業,第二趟來到澎湖時就在馬公找到一塊海域,以箱網養殖海鱺,誰知當他投入大筆資金後,因為澎湖的東北季風讓他血本無歸。有了一次經驗後,劉天和仍不放棄,抱持著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心態,以國際級養殖場為目標,在碧海藍天的西嶼鄉二崁村設立大型漁場,劉天和的野心可見一般。





面對朋友對天和珍鱺與一般海鱺到底有何不同等問題時,劉天和不會直接回答,他會先請你先吃吃看。「第一塊就是要先吃原味的,吃吃看,我養的海鱺味道如何?」他一派自然的說道:「其實海鱺好不好吃,只要一口就知道」。看到遠來的朋友,吃下天和珍鱺後,臉上滿足的神情,不斷形容那種彈舌的新鮮脆度與入喉後自然甜味暫留,他滿臉的驕傲,口中謙虛的說道:「真的有那麼好吃嗎?你不要騙我喔!」接下來他會準備一般海鱺,讓剛吃過珍鱺的朋友品嚐,兩種迥異的口感與新鮮度,味蕾已經被美味慣壞,而不會再夾第二塊。





為什麼天和珍鱺與一般箱網養殖的海鱺養在同一塊海域,卻會有不同的結果呢?其實,原因就在「飼料」。劉天和始終認為有好的飼料,才能養出好的魚,只要提供珍鱺食用的飼料,都必須事先經過中山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及食品研究所的嚴格檢驗,確定沒有藥物及重金屬的殘留;同時在針對失誤與危害提出預警,有利於風險管理的MIS(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)管理資訊系統,是有利於風險管理,並有效提高產業績效的e化管理。每天在自己的辦公室,就可看到窗外24公頃約320多口箱網,無瑕欣賞澎湖的美麗景致,每天思索如何打開國外市場,目前對於劉天和的當務之急,是要打出天和珍鱺的名聲,建立品牌的形象。





水產類與動物或是作物的生產履歷實行方式大同小異,但是要如何在魚的身上標號追蹤呢?以海鱺為例,幼小魚苗以區域劃分,每個區域的魚都是吃相同的飼料、以相同的方式管理與紀錄,一旦等到每尾魚出貨前,就會在尾部附上ID套環,註明魚種、重量、養殖批號與出貨日期;民眾可以由套環上的條碼及序號,追蹤出每尾魚的魚苗來源、飼養環境、中間育成、氣候水溫、健康管理、加工及配送等所有資料,從魚苗到餐桌上完全透明的過程,劉天和希望讓消費者在購買與食用珍鱺時更加放心。





澎湖的冬天與夏天截然不同,夏天湛藍的大海與天空、細白的沙灘,一到冬天如川劇變臉般,一道道凜冽的東北季風無情侵襲,天空呈現朦朧的灰暗色,伴隨著低溫的海水,對於養在海水裡的海鱺,無疑是一大考驗。但是,對劉天和而言,澎湖人才是個難題,因為文化不同,在科技界的人大多說重點、步調快、思緒敏捷;但是樂天知命的澎湖人,從事觀光業、漁業,溫暖的陽光讓人們行事步調十分優雅,這麼一來當急驚風遇到了慢郎中,知識與技術在此刻都不是重點,劉天和自嘲面對澎湖的文化,還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。





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資金,對於自己的堅持下了相當大的賭注,劉天和不想預計何時可以回收成本,他堅定的相信,就像當初第一間7-11來到澎湖西嶼時,大家也是抱持觀望心態,但是現在民眾已經習慣便利商店的購物方式,一般柑仔店也無法繼續經營了,劉天和自許有一天能成為澎湖箱網養殖的7-11。



http://club.molibee.com/club/Blog_Blog.asp?ClubNo=11037&FolderNo=2&IndexNo=1071194&Page=-9&model=read&ArticleNo=0 



標題:菊島鮮味--天和珍鱺 有身分證的健康魚



【民生報記者趙敏夙/報導2005/8/12】



今年夏天,最熱門的澎湖海鮮,首推海鱺魚。或許你會問:台灣本島海域也有養海鱺魚,為什麼要吃澎湖海鱺?因為在澎湖生長的海鱺魚,有將近4成是有「身分證」的健康魚,它的名字叫做「天和珍鱺」。



在澎湖拿錢投海的企業家



很多人知道劉天和投資3億元,在澎湖養海鱺,而且把全家人的戶籍都遷到澎湖去,都忍不住問他:「好好的電子新貴不當,為什麼要拿錢去投海?」



今年55歲的劉天和,歷經了一場大病,深刻體悟到:要健康,應該從每天的「吃」下手,原本就愛吃海鮮的他,因此開始研究海鱺。「海鱺全身都是寶,魚頭、下巴、腹、背、肝、皮、骨皆可食,還可以提煉魚精、鈣片、膠原蛋白。」熱情驅使他提升海鱺的品質,做出海鱺的差異性。



為了養出海鱺一身甘美的肉質,他結合現代生物科技與傳統中藥,餵這些寶貝魚兒吃調配過的靈芝、蒜頭、卵磷脂、乳酸菌、有機礦物質、新鮮魚粉和中草藥等;為了做好海鱺的管理,他把在美國學電機的兒子叫回來,建構海上管理的軟體。澎湖人特別排外,他就把戶籍遷進澎湖,徹底融入這個環境。



但為什麼是澎湖?當初劉天和也曾經評估過在東港、恆春、小琉球,甚至是越南、菲律賓等地養海鱺,這些地方一年到頭沒有颱風、不受寒害,海鱺長得大又快,但肉質就是沒有澎湖海鱺這麼緊實,有彈性,甘甜,吃得出健康的口感。



澎湖海域毫無污染,水溫泜,海鱺魚長到成魚,至少要18個月,風險很大,一個海棠颱風來襲,就讓劉天和損失4萬尾體質弱、體型小的海鱺。但是劉天和不氣餒,他養出來的海鱺不僅好吃,還通過各項檢測,達到歐盟標準,得到漁業署掛保証,成功外銷到韓國、香港,今年夏天起,消費者不用到澎湖,在台北都會區,也能嘗到天和珍鱺的全魚大餐。




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8/new/mar/16/today-t1.htm 



捐款八年助校重建 善心人遇挫 全校一人一信鼓勵



〔記者蕭夙眉/中縣報導〕愛,是將九二一災後廢墟重建起來的最大力量,在愛的延續下,劉爺爺與台中縣塗城國小上千孩童,八年多來持續譜奏打破年齡界線、相互扶持的感人忘年故事。



海鱺養殖企業家劉天和,自九二一地震後迄今,陸續捐款近千萬元幫助塗城國小從廢墟中站起來;今年,劉自己遭遇「海洋的九二一地震」,企業受到重創,塗城全校小朋友一人一信或一卡,鼓勵劉爺爺「您一定要振作、加油!我們愛您、支持您」。



九二一後 捐助塗城國小近千萬



八十八年那場大震撼,塗城國小霎時成了廢墟,其時承攬台中縣政府工程的劉天和,抱持回饋的心,捐贈兩百萬元給塗城國小重建,此後每年持續捐助,截至去年已捐給塗城九百萬元。另有多所學校也受劉天和行善之恩,但劉熱心卻低調,共付出多少,全埋在心裡,從不炫示於人。



劉天和不停行善,自己從不出面,塗城國小校長張耀明說,劉天和認為助學是他能力所及,小朋友快樂成長,就是最棒的回報。因校方無數次堅邀,直到去年校慶,劉天和才首次與師生見面。



春節寒害 海鱺養殖損失逾億元



劉天和的善舉,讓塗城國小得以重建校園、添購軟硬體設備、扶助弱勢家庭等,順利走出大地震陰霾;然而,今年農曆春節期間,寒流重創了劉天和的澎湖海鱺養殖場,塗城國小師生從相關報導得知,劉所屬企業損失慘重,至少逾億,十分不捨。



全校師生替他擔心、為他焦急之餘,也開始思索,如何為劉爺爺做一些事,想來想去,最真誠的,就是讓劉爺爺知道他們和他一樣心中有愛,遂決定將無價的祝福、感恩的心獻給這位為塗城點燈的善人。



童言童語 盼劉天和好心有好報



最近課餘,只見塗城小朋友埋頭書畫中,六年級的張同學在心形卡片寫著「聽說您的養殖業受到很大的打擊,沒關係!不要灰心,只要下次更加努力,相信下次的收成一定比這次好」;一年級的曾同學以注音及國字夾雜,娓娓道出對劉爺爺的感激,還貼心說:「您養魚是世界第一名的,祝您健康快樂」。



集成七冊 用感恩的心無限祝福



總共兩千四百位師生的祝福,有電腦繪圖、打字的卡片,也有自行剪裁、一筆一劃寫下的感恩話語,集結成七冊,滿滿的感激與祝福將於十七日交給劉天和,希望他和塗城國小一樣,也能走出事業陰霾。



劉天和雖僅國小學歷,但努力向上,在半導體、海鱺養殖業闖出一片天,曾獲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,更難得的是他知福惜福、回饋地方,是塗城小朋友的榜樣和偶像。



塗城國小的小朋友說,「雖然我年紀還小,但長大後,也要像您一樣,做個有愛心的大好人!」







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2007Cti/2007Cti-News/2007Cti-News-Content/0,4521,110503+112008041800421,00.html



http://times.hinet.net/times/article.do?newsid=1453702&option=society



善心老闆捐海鱺 偏遠師生加菜



【新聞摘自:中國時報記者周麗蘭/雲林報導2008/04/18 】



因為劉爺爺的愛心,天下有了白吃的午餐!在澎湖養殖海鱺的劉天和,看到許多社福機構、偏遠學校小朋友三餐無法溫飽,請員工查訪推薦名單,免費贈送魚貨;古坑鄉東和國小接到電話還以為是詐騙,等收到廿五箱珍貴魚貨,才相信真的有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」。



     東和國小校長王冬雅說,幾天前接到一通電話,指該公司在澎湖養魚,想送給學校師生吃,他心想也許是惡作劇或詐騙,淡然回答「好啊!」直到前天,貨運車送來廿五箱珍貴海產,才知道是真的。


     廿五箱魚貨送到 不是惡作劇

     廿五箱魚貨都是真空包裝,有紅燒羅勒魚排(海鱺)九十五公斤、魚頭酸白菜鍋八箱、紅棗木瓜湯八箱。校方收到一張傳真,署名「天和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天和」,羅列貨物明細,並寫了一小段話。

     傳真上面寫「在物價飆漲的今日,報紙常可見慈善機構及偏遠貧困地區學校,由於經濟援助不足,造成小朋友們三餐無法溫飽,我也是在窮苦的環境下長大,特別能體會這種心情,有鑑於此,在我能力許可情況下,把澎湖健康的水產分送給各位小朋友,表示自己的一點微薄心意。」

     「你們是國家未來主人翁、競爭力,均衡營養對於發育中的你們格外重要,希望你們吃得健康營養,在溫暖的環境下平安快樂的成長,努力用功讀書,不要辜負師長們的期望,做個有用的人,長大後回饋國家社會。」


     每位學童半塊魚排 滋味難忘

     王冬雅表示,劉董事長並非校友或家長,也不是雲林縣人,他完全不認識,為了慎重起見,總務主任李碧蘭前天先拆封試煮,確定安全無虞,昨天廚工蒸海鱺魚排、煮魚頭酸白菜鍋,為全校五百四十名師生加菜。

     東和國小收到約兩百塊海鱺魚排,每個小朋友吃半塊,由於海鱺價格很貴,一大尾魚約兩千多元,半塊魚排也要近百元,比小朋友的一盤營養午餐還貴;一位老師說,學校平常不可能吃這種東西!

     李碧蘭說,天和公司送來的禮物塞滿了廚房冰箱,實在很感謝,一天吃不完,下禮拜還會繼續煮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l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